Search

#八百回合經濟談
〔向左走?向右走?#經濟上的左右派〕

大家是...

  • Share this:

#八百回合經濟談
〔向左走?向右走?#經濟上的左右派〕

大家是否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左派」、「右派」這兩個名詞,尤其是討論到歐洲各國政黨或政策時,左右派之爭一定是不能被忽略的。事實上,政治和經濟的左右派判別標準是不同的,媒體常敘述到的左右派是否有被正確引用呢?本周的政經八百就要帶大家一窺「經濟上的左右派」!

▌ 經濟學上的左右派?

首先,我們必須先認知區分左派和右派的標準:「國家干預經濟程度的大小」

簡單來說,經濟上的左派,是指政府會主導市場運作,說白話一點,就是公民課學過的「看得見的手」,以政策工具去引導國家的產業走向、市場發展、金融管制等等,其基本主張包括經濟管制、公平正義、福利政策等。

相反的,經濟上的右派是高唱自由主義,強調政府不必過於介入經濟事務,不太管制市場並任由市場自由調節供需,主張包含經濟全球化、反對福利政策等。

  ▌ 左派與右派的起源?

左右派最初來自於 18 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大革命期間的國民議會上,溫和派都坐在議場的右邊,激進、想要改變現狀的那一派人馬則坐在左邊,從此開始產生了「左翼」、「右翼」這樣的稱呼。

而後到了 19 世紀,在工業革命的一百年後,大量工廠的成立,工人悲慘的生活及惡劣的工作環境也逐漸受到重視,逐漸導致勞資雙方的衝突,也就是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對立。以馬克思為首的左派學說便在如此環境下誕生,後續也衍生出而熟能詳的共產主義。

左派的共產主義主張人類社會由統治階級與勞動階級間不斷的階級鬥爭中發展而成,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會導致自身的滅亡,最後會由工人重新奪取權力進而主導社會,新的社會形態因而誕生。

而右派則是 18 世紀大航海時代底下的產物。在政府把持海上貿易的狀態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以他名留千古的著作《國富論》,奠定日後經濟學的發展,也成為當代資本主義和經濟自由主義的基石。

國富論的重心放在「自由市場」,自由市場表面上由眾多需求者和供應者構成,實際上卻是由一隻被稱為「看不見的手」所指引。

同時,亞當斯密認為驅動人的動機是自私與貪婪,而這樣的人性可以透過自由市場的競爭將價格推向一個平衡,進而造福整個社會。

事實上,在經濟思想的光譜上沒有所謂絕對的左派和右派,甚至各位在經濟思想的立場也可能與政治的左右派相互衝突。在現代的民主社會中,我們過於習慣二分法的思維其實也不適用於個人經濟思想的分類。

希望閱讀此篇文章的各位,面對社會中與自己思想、立場不一致的人們,也能溫柔且不失理性的對待,一如蔡英文總統於選前之夜說的:「撕裂的台灣沒有重量,團結的台灣才有份量,不管輸贏,大家都要張開雙手擁抱對方。」

以後關注經濟政策時,壯士們可以思考這些政策是偏左還是偏右,而政府又為何以這樣的方針來制定。有任何要與我們分享的內容,也歡迎大家踴躍留言!

#經濟 #經濟學 #臺灣 #台灣 #科普 #科普經濟學 #政經八百 #2020 #學派 #左派 #右派 #自由 #自由主義 #共產主義 #總統大選 #馬克思 #亞當斯密 #adamsmith #karlmarx #economics

⚡️我們也有IG喔:
https://instagram.com/p.e.800?igshid=e9vk2j15w474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不再與世界大小事擦肩而過” 政治|經濟 科普理論×時事探討 每週二、五、日上線
View all posts